资讯 • 热点

王继华教授应邀出席“人民教育第二届‘传统文化教育研讨会’”


证券资讯频道城市 青岛报道 2018年11月3日,由 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编辑部主办的“人民教育第二届‘传统文化教育研讨会’”在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隆重举行。 教育报刊社副社长雷镇海到会致辞,《人民教育》杂志总编辑余慧娟主持,副总编辑赖配根等领导出席大会。


此次研讨会汇集了来自北京、上海、浙江、香港等多个省市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在为期2天的论坛中,大家共同探讨了如何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深入交流分享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和作法。


王继华教授应邀出席研讨会开幕仪式并以“全国教育大会思想任务的哲学思考”为题做首场报告。


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的胜利召开,是习总书记以思想家恢宏真理、战略家智周全局、政治家擘画未来的长远眼光,为加快教育现代化精心安排的一盘先手棋。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教育系统的年度工作会议,它既是一次党和国家面对新时代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从“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高度,激励全党全社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动员令,也是一座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


王继华教授围绕“全教会思想任务的哲学思考”,以落实全教会精神需要形成系统的、完整体的“学校文化价值链”和“家庭文化建功 高贵生命气质”为重要载体渐次展开。王教授提出:扎根 大地办教育,需要建构“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发展格局和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的落地方案。整场讲座面向全国近40万人现场直播,反响强烈,振奋人心!

报告中,王教授首先生动地说明,教育为什么要为党培养接班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建设者。用“生于斯,长于斯”的概念,说明“党”的内涵。

“党”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政党却是晚近的概念。党和政党不是一回事。早在《论语》中就有乡党之说《周礼》中也有“五族为党”的说法,但是古代的党争与今天的“政党政治”不是一个概念。

十九世纪以后,西方出现了政党,但西方的政党几乎就是一个选举的机器,例如美国,就是由一小撮精英操控着选民的机器。

而 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其宗旨就是为劳苦大众的利益而奋斗。我们的党和西方的政党之所以不一样,是 共产党

先为解放劳苦大众建党,

后为人民翻身解放建军,

再为人民当家作主建国。

今天,党中央所在地的中南海的牌匾,就是“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共产党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因此,我们是党、军、国三位一体的政治本色和文化形态。 共产党是这个国家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这个国家的缔造者和建设者,而不是西方意义上的选举党。

共产党不但保护人民、还保护子孙后代,因此,才提出保护环境和青山绿水的问题;共产党不但为 人民,还要兼济天下、天下大同,因此,才有十九大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写入《宪法》的大道之行。

共产党成立之前的 ,虽然有四万万五千同胞,国力之弱却打不过一个日本小国, 不但和英美法日德等强国签订过二十多个不平等条约,而且还跟刚果、尼泊尔签订过不平等条约。因此,孙中山面对着 当时的积贫积弱深有感触的说: 人是一盘散沙。怎样把散沙凝聚成铜墙铁壁,救人民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是一切有识之士的终极追求。中华民族如果没有 共产党形成的民族大团结, 就会有亡国灭种之忧。

国家强盛的道路,民族发展的取向,需要 共产党的赤胆忠心为人民、为民族统领国家发展,需要 共产党全面领导的能力,承担起复兴 梦的历史使命。

在全教会诸多新亮点中,王教授主要从九个方面进行了精要阐释:(1)全教会重提教育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时代意义;(2)五个服务理念是教育的目标价值;(3)扎根 大地办教育的内在逻辑;(4)抓住机遇,超前布局的要义;(5)教育改革需要顶层精神理念设计;(6)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7)教育发展需形成四位一体的合力;(8)重建学校完整体的目标战略;(9)全教会表达的哲学精神。

对于“扎根 大地办教育”的理念思想,王教授认为:它既是文化兴校、文化育人的宣言书,也是教育最高思想的方法论。它让 教育找到了向往以久的“办有灵魂教育”的路线图。它要求我们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育人理念,形成“修齐治平”“先忧后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天地襟怀和价值取向,培育具有“ 心”和“ 魂”的青少年。

对于全教会最新提出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王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研究并首创的家庭文化、学校文化理论体系,明确阐明:四位一体的教育,重要的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家庭文化建设能否形成“家校合一、家校共育”的良性机制和良好氛围。它不但要求学校建构文化发展战略,也要求家庭形成文化公约,它不但要求校长要有职业境界、职业能力,同时也要求家庭中的男人要表达英雄气概,女人要表达文化气质,男人要像男人样,女人要像女人样,男人表达智仁勇毅和家国情怀,女人表达贤妻孝女和慈母善邻。


对于全教会提出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王继华教授给出了新的思考:扎根 大地的教育体现的是“德为启始,美为取向”的规律价值,“劳”是在德之教化、智之快乐的激励中,打通的一条磨砺体魄意志、走向审美的育人之路。

“德”的作用,在于隽永情怀砥砺心性健全人格,形成向上向善的远行能力;

“智”的作用,在于融会贯通思索道理崇高目标,形成压制欲望的优美品格;

“劳”的作用,在于铸就精神锤炼意志感知乐趣,形成育养高贵的幸福创造;

“体”的作用,在于打造活力磨练意志乐观情绪,形成奋斗精神的进取心理;

“美”的价值,在于成就高雅真善德光高迈理想,形成高贵精神的文化素养。

“德智劳体美”互为递进、相互渗透、五育并举的精神结构,不仅定性摄入鲜活的生命理想,而且“德智劳体美”互为效应的有机整体,拾阶而上的逻辑智慧,既完美心底结构,完整学识素养,又贯通学校文化完整体的建构路向。

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厘清“怎样培养人”的精神理念、清晰“培养什么样人”的目标价值问题。王教授引用教育家张伯苓先生的“三问”来引发参会代表对今天教育的反思和追问:“你是 人吗?你爱 吗?你愿意 好吗?”


习总书记在全教会上明确指出: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不仅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而且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评价学校发展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第一标准”。王教授深邃地指出:师德问题是个人品德修养的问题,师风问题则是教师整体风气的问题。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没有系统、完整体的育人格局是无法实现的。

落实全教会系列的新思想新理念,不仅要建构全新的格局,还要把学校各种互为联系的情景形成一个完整体的教育议程,形成一套用全教会精神引领全局、充满斗志、鼓舞人心的文化战略,从而有效地“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习主席5.17讲话)。正因此,王教授提出了以建构“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的根源性解决方案。面对新的思想任务,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努力构建一套“五育并举”的发展战略,学校的办学精神、价值体系、组织结构、教学方法、育人模式以及校本教材等,都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学校要对办学目标、育人理念、管理模式等重新进行全面规划,对教师“人之模范”的师德师风进行明礼垂范打造,形成“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育人风格。

对于此次全教会的深远意义,王教授最后总结道:全教会启幕的是一条“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发展道路,擘画的是一套完整体的教育现代化的思想体系,培养的是具有鸿鹄之志的栋梁之才,打造的是为复兴 梦赢得主动权和发展先机的整体布局,厘定的是新时代教育全面发展的常道规则和审美目标取向的自然原则,求证的是补齐短板、重建教育精神、重塑育人规则,把不合时宜的教育理念校正过来,澎湃人民教师先善其德、庸德庸行的实践衷肠,启录的是坚定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时代最精致、教育最重要、发展最需要的精神理念,形成办学的道德光辉和育人的灵魂契约。全教会运用哲学的反思智慧,推演出了一整套建设教育强国的逻辑基准,其实质,形成了 教育文化的顶层发展战略。


对于王继华教授鞭辟入里、振奋人心的报告,雷镇海副社长、余慧娟总编以及参会专家学者均给予了高度认可与好评。

王继华教授关于“全教会思想任务的哲学思考”的专题报告随即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石家庄市教育局、淮安市教育局、芜湖市弋江区教育局、世界家风大会组委会、临沂市道德教育研究会等部门和机构纷纷向王教授发出解读邀请,并提出能形成一份贯彻落实落地方案的要求。11月7日,江苏淮安市160余位优秀中青年校(园)长赴北京学习,专意邀请王继华教授为参训学员做专场报告。“王教授的报告:顺应时代、大气磅礴、大家风范、大开大阖、天地境界,令人回味无穷!”主持人如是评价。

(责任编辑:李华)

上一篇:“曼为科技”成功发射世界首个太空基因库

下一篇:“心灵世界”—黎增辉当代油画展在云间美术馆开幕

旗下业务介绍:电视节目 - 网络电视 - 网络广告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5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