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杨佩昌: 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多远?
2010年夏天,我带领一个企业家代表团前往慕尼黑理工大学访问,参加该校主办的企业精细化管理培训。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访问中出现的一段对话让我至今难以忘怀:刚走到大楼门口,一位企业家突然问:"这是大学吗?"我回答:"为什么不是?门口不是有牌子吗?"这位企业家以不信任的口吻反问:"既然是大学,怎么没有看到围墙和门卫?"我回答:"国外的大学都没有围墙和门卫"。他似乎在自言自语道:"没有围墙和门卫,那还是大学?万一有坏人进大学怎么办?"他的问题令我实在无法回答。
一次,陪同一位学者访问德国洪堡大学并与校方会谈,他提出了几个问题:"你们大学没有围墙和门卫,万一有闲杂人员进来怎么办?你们的安全措施是怎么落实的?如果非本校学生进来蹭课听,占用本校教学资源怎么办?"校方回答:"我们不理解什么是闲杂人员,任何人都有权来大学参观、访问、听课。当然,没有注册的学生不能参加考试,也拿不到毕业证书。至于安全措施,有警方来负责,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生过大的暴力案件。至于外校学生或其他人来听课,我们都欢迎。我们也无权拒绝任何人来大学听课,因为他们是纳税人"。这位学者继续问:"外国人并不在德国纳税,也可以来听课吗?"校方回答:"当然可以,只要你有时间,有兴趣"。
问:"为什么?"校方回答:"我们欢迎各种形式的交流和访问"。
今年一月初,与一位朋友访问母校德国莱比锡大学。我建议这位朋友去参观美轮美奂的大学图书馆。走进图书馆,这位朋友马上感叹:"你们大学图书馆这么大、这么漂亮?这在国内不多见。"我回答:"德国大学图书馆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图书馆的自习室很宽敞,尽管学生很多,但不用占座位,而且还有单间的自习室。任何人都可以进去看书。他不相信地问:"我们不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也没有证件,能进去看吗?"我告诉他,只管进去,没有人问你的,更没有人阻拦。他走了进去,并没有人询问他是否有学生证。当然,没有借书证,无法把书借出来。如果有感兴趣的书,可以当场复印,不过,复印需要掏钱。
德国大学的教授待遇很高,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没有任何问题。一般而言,大学教授的工资相当于政府机关的局级公务员,而且多数教授还有秘书、助理等。记得我当年在德国留学的时候,第一次课上的是欧洲法。高大的教授戴着耳麦,讲课时在台上走来走去,还放着投影仪。突然,他说了一句:"抱歉,我忘记带胶片了,一会儿我的秘书就送过来"。我以为自己听错了,疑惑地问旁边的德国同学:"教授也有秘书?"同学回答:"一般教授都有秘书,有的是单独的,有的是几个人共用一个秘书"。德国学生反问:"你们 的教授没有秘书?"我告诉他:"在我们国家,可能只有非常著名的教授才有秘书。秘书是领导的专利,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这位同学说:"我们这里恰好相反,只有非常高级别的官员才有秘书,一般的公务员都没有"。没过几分钟,一位女士风风火火的跑进课堂,把胶片递给教授,我才确信刚才没有听错。
与德国大学相比,国内大学不仅有围墙,还有威武的门卫。以北京大学为例,每个学生进入大学必须向门卫出示证件,而图书馆更是严格:没有本校的学生证根本就进不去。大学是全体纳税人供养的,出资人反而没有权利借阅图书,也不太容易去旁听大学课程。这对德国人而已,简直是不可理喻。莫非是 人已经习以为常了?竟然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令人纳闷的是,不少 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大学领导都出国进修或留学过,他们应该了解国外大学对外开放的程度。他们起码知道,国外的大学没有围墙,没有门卫,任何人都可以进课堂听课、进图书馆阅览,不管你是不是本校学生。大学如果自我封闭起来,还想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岂不是天方夜谭?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人认为不合理,去表达抗议。
一所大学要成为一流大学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开放的心胸是起码的基本条件。狭隘地把自己隔绝起来,培养出来的学生要么高高在上,要么性格孤僻。尽管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大多脱离社会现实,这就是不少企业感叹大学生眼高手低、缺乏实际能力的原因。这些人到了官场上,会把在大学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带到工作岗位上,养成高高在上和孤芳自赏的习惯,甚至反过来欺压当初出资培养他们的纳税人。
因此,如果大学对纳税人不感恩,何以要求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感恩于纳税人? 大学要想成为世界一流,首先应当拆掉围墙,取消门卫,让纳税人能自由进来听课、借阅图书,同时大幅度提供教师待遇,让普通的教授也能请得起秘书。
一次,陪同一位学者访问德国洪堡大学并与校方会谈,他提出了几个问题:"你们大学没有围墙和门卫,万一有闲杂人员进来怎么办?你们的安全措施是怎么落实的?如果非本校学生进来蹭课听,占用本校教学资源怎么办?"校方回答:"我们不理解什么是闲杂人员,任何人都有权来大学参观、访问、听课。当然,没有注册的学生不能参加考试,也拿不到毕业证书。至于安全措施,有警方来负责,迄今为止并没有发生过大的暴力案件。至于外校学生或其他人来听课,我们都欢迎。我们也无权拒绝任何人来大学听课,因为他们是纳税人"。这位学者继续问:"外国人并不在德国纳税,也可以来听课吗?"校方回答:"当然可以,只要你有时间,有兴趣"。
问:"为什么?"校方回答:"我们欢迎各种形式的交流和访问"。
今年一月初,与一位朋友访问母校德国莱比锡大学。我建议这位朋友去参观美轮美奂的大学图书馆。走进图书馆,这位朋友马上感叹:"你们大学图书馆这么大、这么漂亮?这在国内不多见。"我回答:"德国大学图书馆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图书馆的自习室很宽敞,尽管学生很多,但不用占座位,而且还有单间的自习室。任何人都可以进去看书。他不相信地问:"我们不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也没有证件,能进去看吗?"我告诉他,只管进去,没有人问你的,更没有人阻拦。他走了进去,并没有人询问他是否有学生证。当然,没有借书证,无法把书借出来。如果有感兴趣的书,可以当场复印,不过,复印需要掏钱。
德国大学的教授待遇很高,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没有任何问题。一般而言,大学教授的工资相当于政府机关的局级公务员,而且多数教授还有秘书、助理等。记得我当年在德国留学的时候,第一次课上的是欧洲法。高大的教授戴着耳麦,讲课时在台上走来走去,还放着投影仪。突然,他说了一句:"抱歉,我忘记带胶片了,一会儿我的秘书就送过来"。我以为自己听错了,疑惑地问旁边的德国同学:"教授也有秘书?"同学回答:"一般教授都有秘书,有的是单独的,有的是几个人共用一个秘书"。德国学生反问:"你们 的教授没有秘书?"我告诉他:"在我们国家,可能只有非常著名的教授才有秘书。秘书是领导的专利,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这位同学说:"我们这里恰好相反,只有非常高级别的官员才有秘书,一般的公务员都没有"。没过几分钟,一位女士风风火火的跑进课堂,把胶片递给教授,我才确信刚才没有听错。
与德国大学相比,国内大学不仅有围墙,还有威武的门卫。以北京大学为例,每个学生进入大学必须向门卫出示证件,而图书馆更是严格:没有本校的学生证根本就进不去。大学是全体纳税人供养的,出资人反而没有权利借阅图书,也不太容易去旁听大学课程。这对德国人而已,简直是不可理喻。莫非是 人已经习以为常了?竟然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令人纳闷的是,不少 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大学领导都出国进修或留学过,他们应该了解国外大学对外开放的程度。他们起码知道,国外的大学没有围墙,没有门卫,任何人都可以进课堂听课、进图书馆阅览,不管你是不是本校学生。大学如果自我封闭起来,还想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岂不是天方夜谭?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人认为不合理,去表达抗议。
一所大学要成为一流大学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开放的心胸是起码的基本条件。狭隘地把自己隔绝起来,培养出来的学生要么高高在上,要么性格孤僻。尽管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大多脱离社会现实,这就是不少企业感叹大学生眼高手低、缺乏实际能力的原因。这些人到了官场上,会把在大学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带到工作岗位上,养成高高在上和孤芳自赏的习惯,甚至反过来欺压当初出资培养他们的纳税人。
因此,如果大学对纳税人不感恩,何以要求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感恩于纳税人? 大学要想成为世界一流,首先应当拆掉围墙,取消门卫,让纳税人能自由进来听课、借阅图书,同时大幅度提供教师待遇,让普通的教授也能请得起秘书。
上一篇:周保松: 人如何才能有尊严地活着
下一篇:李安为什么要拍《马尼拉之战》
相关阅读:
- 戴慎志:武汉水灾需要反思什么 2016-07-08
- 冯小刚夫人徐帆的“驭夫术” 2016-06-17
- 文学史上的异数:旷世才女张爱玲 2016-06-17
- 苏琦:全球化在退潮,而人们还没接受裸泳的现实 2016-06-17
- 湖北副省长:更应担心房价下跌 泡沫若破裂后果很严重 2016-06-17
热门推荐:
- CCTV证券资讯《城市•》栏目组莅临上海浦东国际金融学会 2019-03-14
- 推动绿色生态养殖·助力社会民生发展 2018-01-29
- 共建慈善惠来·用行动让爱飞翔 2018-01-22
- 清风教育基地成立八周年文艺汇演在深圳盛大举行 2017-08-30
- 台湾艺术家郭少宗在深圳举办“登峰造极”百岳油画展 2017-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