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建设的文化品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从文化视角看,也存在追求浮华、模仿西方、刻意标新等误区,需要加以改进和规避,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建设的文化品位。
纠正追求浮华的偏向。一些城市建设盲目追求“世界第一”“亚洲之最”,这种追求浮华的做法是错误的。表面华丽气派但缺乏人文含量的城市,显露出来的往往是单调、浅薄与浮躁。相反,像伦敦街头随处可见新旧砖块拼接而成的路面,却丝毫没有影响其作为国际知名都市的地位和形象。因此,城市建设除了要在城市功能完善和优化上下足功夫,还要在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上做文章。应坚持精约简省原则,在就地取材上多动脑筋,在因势利导上多想办法,学会“花小钱办大事”;杜绝花里胡哨的做法,积极践行简洁洗练、辞约意丰的城市建筑理念和风格。当然,精约简省不等于简单粗放,宏观构想要科学、微观设计要到位是其基本要求。
纠正模仿西方的偏向。有些城市热衷于模仿西方做法,过度重视引进国际元素,企望借此迈向国际都市。这也是不对的。在城市建设中适当吸取西方先进理念和文化精华并没有错,但唯洋是举容易食洋不化。实际上,越是想赢得国际注意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就越是要珍视和展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东施效颦只能落得个贻笑大方。同时应看到,城市建设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策略,而且是担当,我们有责任把每座城市都建成展现中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鲜活载体和平台。还应注意,城市建设需要立足本土特色。如果城市规划建设只知“摊大饼”,修建政务大楼只选“宝塔官帽”造型,改造广场只懂布设音乐喷泉,那么这座城市必将淹没在城市的汪洋大海中。一座城市只有充分挖掘人无我有的地方文化,积极尝试从历史传统、地理位置、建筑形式、饮食文化、风土人情等入手,表达和展现地方文化与城市特色,才会脱颖而出。
纠正刻意标新的偏向。近年来,人们保护历史建筑和古迹的意识明显增强,但依然存在未将历史建筑和古迹纳入城市建设考虑范畴、为提高任期政绩而无视保护工作以及不懂得如何保护等问题。有些城市为标新立异而大拆大建,甚至“拆真古迹、建假古董”“复制古城、搞滥经典”,毁坏了大批历史建筑和古迹等城市文化元素。世界各国实践经验表明,保护历史建筑和古迹与推动城市设施更新、功能完善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其解决方案是践行“立新而不破旧”原则:为满足现实需要而适当做加法,为保护文物需要而尽量不做减法。这样就能确保历史文脉以建筑和古迹等形式被保护起来、延续下去,实现“记得住乡愁”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不只是千年古屋才是保护对象,也不只是名人故居才应得到保护,不同时段、不同类型的历史建筑和古迹都应纳入保护范围。这是因为,过去是现在的历史,现在是未来的历史,而多样性和丰富性正是城市文化完整图景的真实底色。
(作者单位: 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相关阅读:
- 大数据将终结你的自由意志! 2016-09-02
- 哈佛女孩的“爱国演讲”:你所不知的台前幕后 2016-07-21
- 王国平:贯彻五大理念 落实五大统筹 2016-07-05
- 侯红:舆论要做好“人心”这篇大文章 2016-07-05
-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06-08
热门推荐:
- 致敬儒商·首届博鳌儒商精英人物发布 2017-12-06
- 儒家商道:当代 企业家的管理创新 2017-11-24
- 2017博鳌儒商论坛新闻发布会在海南隆重举行 2017-11-22
- 稻盛和夫(致敬儒商.博鳌儒商典范人物简介1003号) 2017-11-09
- 谢国民(致敬儒商.博鳌儒商典范人物简介1002号) 2017-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