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之火“点燃”城市风险管理新动力
(证券资讯频道城市 网上海报道图文/徐慧珠 ) 2019年4月29日下午2点,《城市· 》栏目林子涵、徐慧珠应邀到访位于上海历史(既有)建筑风险研究所,与研究所所长、宝葫历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主任侯建设共同探讨了关于历史建筑保护、城市风险管理的话题。
侯建设介绍了宝葫芦建筑遗产保护联合实验室,并于近日与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共同研究关于《城市运行重大风险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课题。目前研究所主要板块分为历史建筑保护咨询、创新建筑材料研发以及城市风控研究。
栏目总制片人林子涵说起了 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文化研究价值,表示古建筑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通过古建筑,可理解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某个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和“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是启发爱国热情和民族信心的实物,也是研究 建筑史的最好例证。同时作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更好的成为艺术与技术的示范。
交谈中侯主任提到自己早在4月13日巴黎圣母院失火前两日与黄浦区消防大队沟通过关于防火防范风险管理并于大火后的4月24日正式召开深度研讨会。研讨会当天与黄浦消防支队支队长唐永革、政委王明华、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 历史建筑保护网创始人、上海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安石等一行历史建筑的守护者,同探讨研究文保、历保建筑的消防安全难题。会议上侯主任表示上海正着力打造“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然而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留住城市温度和城市文脉的重要方式。优秀历史建筑的数量和质量于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谈甚欢下,栏目总制片人林子涵提问了关于具有保护性价值的研究成果,侯主任表示目前针对历史建筑保护已经研发了量子纳米文物防腐剂。这一成果侯主任也在现场做了展示与解说,一本覆盖了量子纳米文物防腐剂的书籍在矿泉水的浇灌下,本应浸湿的纸张却依旧如初,丝毫没有受损。让原本不堪脆弱的纸张在新技术的应用下,防水效果让人完全颠覆对纸张的认知。
著名哥特式教堂建筑巴黎圣母院失火事件,让不少网友也想起了1860年的圆明园之火。巴黎圣母院这场大火让无数人深感惋惜。在世界文明面前,这不仅是法国的损失,也是全世界的悲剧。此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建筑界关心和讨论,讨论热点之一就是如何保持城市特色,也就是我们面临的如何改变"千城一面"的问题,做好历史名城、历史街区保护就是保持城市特色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栏目认为:世界城市是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高端形态,是城市发展建设及文明的最高水平。它既包含了城市建设物质方面的成果,也包含了高水平的精神文明。而构建这样的高端形态城市势必离不开城市风险管理的研究落实。
故而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对于城市发展有着战略性意义:
(一)历史建筑保护有利于形成科学发展的城市
(二)历史建筑保护有利于构建安全宜居的城市
(三)历史建筑保护有利于构建和谐文明的城市
(四)历史建筑保护有利于建设生态自然的城市
(五)历史建筑保护有利于建设独具特色的城市
最后侯主任主任向本栏目简要介绍了关于《城市历史建筑保护风险防控》分册的参编单位、编委会组成及丛书概况。他强调研究院孙院长目前已经搭建了强有力的编撰团队直接或间接参与分册编撰,初步决定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从探析历史建筑保护利用风险点、风险评估与预警、风险防控措施管理手段、制度环境保障、风险防控与保险等方面入手,完成整本著作。
相关阅读:
- “天人合一 印象纹影——徐公诚艺术作品展”在沪开幕 2023-11-21
- 书画名家在沪成功举办“2022迎虎年写春联送贺词”活动 2022-01-24
- 11月24日“数字医疗健康大会2021”成功于上海召开 2021-11-30
- 11月25日“直播经济大会2021”于上海成功召开 2021-11-30
- 南剑军事拓展基地揭牌仪式—— 暨爱米科技集团四周年庆典及签约 2020-08-10
热门推荐:
- 长三角党建品牌——公益慈善品牌升级 2024-12-16
- 艺术家伍素娴作品亮相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特别主题展 2024-11-07
- 纪录影片《我和我的丹青》荣获第三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短片单元最佳制片人奖 2024-11-07
- 大风雅集——纪念张大千先生诞辰125周年传承展在沪开幕 2024-06-21
-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中医药文化(英文版)》正式被ESCI数据库收录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