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MLF操作或常态化 货币政策更偏“精准滴灌”
6月6日路透报道, 央行上周五及今日就MLF操作连续向部分银行询量,今后有望常态化。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1、中短期工具趋常态,维稳流动性之意明显
若报道属实,此次央行连续两个工作日进行MLF操作询量,或主要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其一,近期央行操作意在缓解年中流动性紧张、维稳利率。6月份是每年流动性紧张的传统高点,主要受银行季末考核影响,今年叠加MPA实施与美联储加息外部干扰增强,流动性紧张或加剧,央行提前进行调节也在情理之中,其二,继年初时公开市场操作常态化后,此次央行流露出MLF操作常态化的意向。在当前信用违约风险上升、监管层推进金融系统去杠杆的局面下,中短期货币政策工具更加常态化也有助于维稳流动性,防止货币市场利率出现暴动。
2、投放更偏“精准滴灌”,流动性“碎片化、周期性”强化
若报道属实,MLF操作趋于常态化,意味着“大水漫灌”的传统式宽松难再现,货币政策工具结构化主打更鲜明,流动性碎片化、周期性特征将更突出。一方面,中短期工具趋于常态化,是对《2015年以来稳健货币政策主要特点的回顾》提出的“精准滴灌”的延伸,能够在尽量避免总量型宽松的同时较好地配合防范风险与经济结构转型的目标。另一方面,在OMO+MLF+PSL作为货币政策新主打的背景下,中短期操作常态化也强化了结构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控基调,从而流动性整体平稳、局部小波浪翻滚的碎片化、周期性特征将更显著,全面放水的概率和必要性下降,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我们此前强调的观点。
3、常态化呵护“量”,整体取向还看“价”
中短期货币政策工具投放更具连续性,主要突显出央行对流动性“量”的呵护。这意味着MLF“出镜率”有望显著提升,从而操作利率对市场利率的引导将进一步增强,并且央行也可通过操作利率的调控更为及时地向市场传递货币政策信号,从而货币政策整体取向更偏价格型调控框架。尤其考虑到下半年“亚通胀”叠加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的局面,央行对基本面的调控将更趋微调、预调,因而“价”的变动将更重要,具体可参考我们5月26日对《2015年以来稳健货币政策主要特点的回顾》的点评。
债市方面,美联储6月份加息基本无望,意味着货币政策面临的外部约束有所缓和。然而,媒体报道昨日央行连续两个工作日开展MLF询量,表现出中短期工具常态化的意向,货币政策“精准滴灌”的风格还将强化,流动性碎片化、周期性特征将更显著。同时,央妈的利率目标有望继续维持稳定,因此,虽然美联储加息无望导致债市迎来短暂喘息,但昨日收益率并未大幅下行,与我们上周提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附近震荡的判断一致。综合以上,建议投资者仍需谨防风险,维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2016年内在2.8-3.4%区间波动的判断不变。
相关阅读:
- 北京人民大会堂:深圳博大教育集团启动上市新闻发布会召开 2018-12-31
- 第九届恩必特(新智库)经济论坛在京举行 2018-02-06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传统医药合作委员会筹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沪召开 2017-10-13
- 商务部:预计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43.8万亿 2016-07-18
- 亚马逊凭什么这么值钱?因为成功的会员制度 2016-07-18
热门推荐:
- 艺术家伍素娴作品亮相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特别主题展 2024-11-07
- 纪录影片《我和我的丹青》荣获第三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短片单元最佳制片人奖 2024-11-07
- 大风雅集——纪念张大千先生诞辰125周年传承展在沪开幕 2024-06-21
-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中医药文化(英文版)》正式被ESCI数据库收录 2024-06-17
- 专家云集建言献策,2024上海浦江知识产权国际论坛(第十届)在沪举办 202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