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热点

专题:国学夏令营必经一场师生痛哭?

城市运营中心地方运营中心上海中心城市 网吴再琴 王新华8/24/2018 5:27:08 PM

证券资讯频道城市中国网上海报道  吴再琴 王新华/  编辑/李华

2018年8月17日晚,伴着《烛光里的妈妈》的乐曲,孩子们在烛光下静静围坐,浦江书院第39期国学夏令营教室里,高阳老师柔声读着营员父母的来信,泪流满面;营员们也一个个泣不成声……

营员依次手捧蜡烛在老师的护持下摆放成心形

高阳老师念着书信泪流满面

营员泣不成声

孩子,都是爸妈的心肝宝贝,平日在家,没少被父母疼爱,可总有孩子时常因为对爱的理解及表达不同而与父母产生分歧,甚至跟爸妈顶嘴……此时的一封家书何以让孩子们痛哭流涕?

纸巾蒙面的哭泣男孩

“孩子,妈妈想对你说”,每封书信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对孩子的思念和眷恋,赞赏和包容,字里行间全是对孩子不尽的爱!有的父母历数孩子的懂事和体贴,有的父母向孩子解释某个教育行为的初衷,有的父母向孩子承认自己的沟通方式不对,有的父母请孩子监督自己的教育行为,发誓与孩子共同成长。所有的家长都对孩子满怀期待,都相信孩子一定可以取得巨大的进步。

营员哭泣

院长王新华谈生命状态教育

浦江书院院长王新华认为,在孩子们离开家投入书院生活的九天里,从每日的经典诵读到懂规矩、长德行、生智慧的系统研学,他们已经懂得了孝敬父母的道理,每天的日记里也对自己的过往有所反思,通过对生命认知和父母感恩,思念之心、愧疚之心,在听闻父母家书的烛光夜晚,瞬间激发出了这超越一切的父子母子深情。泪眼望红烛,宛如见亲人。从小到大孩子哭过多少,可此时满教室此起彼伏的低低抽泣,无声泪崩,和张张哭脸、阵阵哭声如同新生命的诞生,宣示生命新的觉醒!

营员思考中的哭泣

念完家书,孩子们就着烛光给父母写回信。这一刻,有太多的话要对父母说,有太多的爱需要倾诉!没有了面对面的难为情,孩子们的书面表达无拘无束,很快写满一张信纸。有许多孩子写着信,跟随思绪收不住泪,大颗大颗的泪珠打湿了信笺。小的孩子不会写字,却完全听得懂父母信中的爱,老师把这些娃娃抱在怀中,听他们讲想对妈妈说的话,让他们在结营仪式上亲自说给父母听。

营员给父母写回信

老师辅导小孩子写家信

结营式上,家长端坐椅子上,孩子跪在父母面前诵读书信。“妈妈,您的信是第一个念的,我非常想念您和爸爸,也想爷爷奶奶。这个班上还有很多农村来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而我能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我感到十分幸福!”“爸爸,以后您说话我一定会听,不再和您顶嘴。我会改掉磨蹭、不尊敬长辈等毛病,让你们不再为我操心。我要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让你们为我骄傲,为我自豪!”“爸爸妈妈,这十几年你们辛苦了!我之所以会抱怨、会生气,是因为你们如果没有给我转学,我就不会和朋友们淡了,和兄弟淡了,和一切的一切淡了。不过请爸爸妈妈放心,儿子已经长大了,知道该怎么去做了。我爱你们!”听完孩子的内心告白,家长无不泪崩,深情地拥抱孩子。

副院长高阳谈烛光晚会的设计初衷

浦江书院副院长高阳老师说:这样的哭,也是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感恩的心,是在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透过礼的认知、行的感知、心的觉知积累和成长的美德,也是人生远行的能力。在书院十年之久的青少年国学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美德或者叫做感恩的能力,普遍严重缺失,当各种爱在孩子身上多到泛滥甚至成为溺爱的时候,孩子会误认为一切所得都是天经地义的,所谓“公主病”,所谓“小祖宗”成为常态,家庭伦常大道错位,祖孙关系倒置。如果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在家中失较,道德沦陷,下一代怎么会被教育成人呢?在浦江书院这个特定人文环境中,我们先通过经典教育让孩子知道敦伦尽分,应当守住为人儿女之孝道;同时用妈妈的爱再唤醒孩子的良知,这样的教法深入人心,深入生命。每当夏令营进入倒计时,烛光就会亮起来。这烛光中,有妈妈的凝望,有生命的思考,有至亲的温暖,又有光明的感召。十年来,我们的夏令营孩子们在这烛光里经历着难忘的成长,同时经历过点燃生命启迪智慧的烛光中的思考,浦江书院更坚定地秉持“修人生福慧,育民族魂魄”的理念砥砺前行。

浦江书院主教学楼

上一篇:浦江书院传大爱 留守儿童享国学

下一篇:无

旗下业务介绍:电视节目 - 网络电视 - 网络广告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5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