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热点

养老院卷钱上亿跑路,缺的不只是监管

排行榜品牌推荐榜话题6/16/2016 10:27:37 AM
近日,一家名为“怡养爱晚”的养老机构变相吸储,卷走千余名老人上亿元养老钱跑路,被媒体曝光。随后媒体的调查发现,民营养老机构会收取高额押金或变相收取押金,已成行业潜规则。有人认为,这是有关部门监管失职。果真如此吗?

    

要点速读


1民营养老机构盈利难的问题不解决,光有监管也难保养老押金安全。 

2用市场的办法解决高额押金问题,比强调监管更有效。


民营养老院吸金手段多样,理应加强监管


     “怡养爱晚”的跑路,并未被媒体当成偶然事件。随着调查的深入,民营养老机构更多的吸金方法被挖掘了出来。
      拥有养老地产的民营养老机构一般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吸金:一种是让老人花费上百万购买养老公寓一定时期的使用权,老人入住期后,每月缴纳一定的费用,到期后返还购房款;一种是让老人投资老年公寓,住房交付后,开发商逐渐向业主回购产权,老人获得养老收入。
      养老地产长期出租使用权,和收取高额押金并无本质区别养老地产长期出租使用权,和收取高额押金并无本质区别拥有养老地产的民营养老机构毕竟是少数,更为普遍的吸金方式是让老人缴纳押金。具体方式也有两种,一种是缴纳几万元不等的押金,这些钱由养老机构保管,主要用于老人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另一种老人交纳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押金,之后老人享受免费入住或打折入住。老人走的时候,养老机构还会退还本金。
      据业内人士介绍,多数民营养老机构会收取押金,押金越高,意味着养老机构可能服务的条件也高一些,这已经成为行业默认的规则。对于民营养老院来说,无论是一次收取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押金,还是一次收取上百万的购房款,都可以立即获得上亿无息资金。这笔钱无论是做投资还是借贷,都可以获得不菲的收益。
     但这让老人们的资产处在巨大的风险之中,养老机构也涉嫌非法集资,因此有媒体呼吁高额押金不能成为监管空白,在情理之中。
     但民营养老机构盈利难的问题不解决,光有监管也难有实效收取高额押金,并不利于民营养老机构招揽顾客,但为什么它还成了行业潜规则?虽然不排除一些行业中人想借债投机,但它能成为行业潜规则,和整个民营养老机构盈利困难密不可分。民政部2015年的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民办养老机构收支勉强持平,40%的民办养老机构长年处于亏损状态,能盈利的不足9%。
     不幸的是,这种现状可能还可能持续很久。在十二五期间, 大力发展养老事业,老年服务机构床位数的增长成为政府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床位数大量增加。然而,入院养老的人数却没有同比例增加,养老院的空床率从2010年的22.96%上升到2014年的47.64%。一般来说,养老院入住率要达到七八成,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民营养老院空床率高,很难盈利


      如果靠提供养老服务不能盈利,即使规定了民营医院收取押金的标准,民办养老机构也会想办法赚钱。就在去年,楚天都市报报道了武汉市黄陂区的养老院以高返利、多折扣的手段,吸引社会投资的做法,如向某老年公寓投资2万元至10万元,不仅可享受居住优惠,一年还能拿到1400元至1万元不等的返利,3年后返还本金。
      这和交几十万上百万押金,就可享受入住优惠,并无本质区别,甚至更为“优惠”。当地民政部门也进行了监管——劝诫相关养老院停止这种集资方式,但对方都以“业务营销”为由拒绝接受。当地工商部门则表示养老院以高息、打折等方式吸纳顾客投资,属于超范围经营,并没有认定为非法集资。
      此外,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根据现行法规没有贷款资格,民办营利性养老机构由于经营困难、盈利能力有限,也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在这种情况下,监管不严,很难改变养老机构用押金或者押金变种的方式赚钱;管得过严,堵死了民营养老机构低成本的融资渠道,结果很可能是民营养老机构大面积消亡。而且无论监管是否有效,对上万家养老机构进行监管的行政成本注定是巨大的。
     消除高额押金,给民营养老机构公平的市场地位更重要我国有没有不变相收取押金的养老机构呢?有,那就是公立养老机构。他们之所以不收押金,不冒着违法的风险赚钱,是因为它们的硬件设施不仅完全由政府投资,还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这也是公立养老院物廉价美、物超所值的秘密所在。
     相比之下,民办养老院的待遇就差得远了,虽然它们也能享受一定的补贴和税收减免,但力度不足,且很多优惠政策落实困难。
     以北京为例,2016年发布的《北京市养老机构入住率调查研究报告》显示,虽然北京已在土地使用、建设资金、运营补贴、水电气等方面******了优惠政策,但扶持政策普遍存在享受条件较高、审批周期较长等问题,落实力度及覆盖面有限。
     其中,北京市发改部门针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一次性扶持政策,由于使用的是市固定资产投资,需要经营者出具自有房产或土地的证明,且严格履行为期18个月的第三方审批评估程序,到报告出炉时,只有8家机构享受到了政策补贴。
     北京市还明确养老机构享受水电气暖居民价,基层企业每每以上级主管部门没有发文为由延缓执行,部分农村地区机构一年的取暖费用超过20万元,成为沉重负担。而营利性养老机构基本没有享受到相关扶持政策。
没有优惠条件,民营养老机构维持生存都不易,自然也无法像公立养老机构一样,不收押金。
     政府的养老投入更有效率,也有助于消除高额押金我国对养老产业发展不可谓不重视。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及所属各职能部门一共******了20多项与老年服务相关的政策法规,也花了真金白银,民政部李立国部长曾表示,“仅在2014 年,财政和民政部门,共有约250亿元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但正如上文所说,政府把老年服务机构床位数的增长当成了重要的考核指标,却忽视了利用效率,结果陷入了床位数和空床率同时增加的怪圈。在社科院研究员唐钧看来,过去的养老政策很多,看起来面面俱到,但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目前,我国60 岁及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2 亿,其中失能老人数达到3700 多万。在他看来,失能老人应该作为发展老年服务的突破口。因为这些老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最为迫切,养老费用也最为沉重。如果他们不去养老服务机构,老年服务机构空床率高经营亏损难以为继的局面很难改变,机构发展不能持续,也会拉社会福利事业的后腿,形成恶性循环。
    失能老人需要全天照看,是最该被养老机构接收的群体失能老人需要全天照看,是最该被养老机构接收的群体唐钧给出了两个解决办法:一是可以通过长期积累的保险手段来筹集资金,二是政府和社会提供救助和补贴。
    如果能以保险和补贴的手段解决了失能老人住不起养老院的问题。一个良性循环可能由此出现——有长期照护需求的老人有了支付能力,入住老年服务机构,老年服务机构的床位客满经营获利,机构的兴旺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如果这能够实现,我们就更没必要担心高额押金的问题了。“富裕”起来的民营机构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会从各个方面提升服务质量,高额押金这样有违法风险的陋习很可能被养老机构最先抛弃。“富裕”起来的老人们,对收高额押金的养老机构,也有了更多拒绝的底气。
   行业中出现种种乱象,呼唤政府的监管没有错。然而,我们也应该明白,任何监管都是有成本的,没有公平的市场和对症的政策,光有监管可能只是扬汤止沸。

上一篇:高铁提速争议:别拍脑袋决策,听市场的

下一篇:******易合法化:只是看上去很开放

旗下业务介绍:电视节目 - 网络电视 - 网络广告